<<
【顾问】东京大学先进科学技术研究中心理论化学领域/东京大学工学系研究科应用化学专业 石北央教授受聘为顾问
2025年6月4日
此次,本着“从分子结构中提取蕴藏于蛋白质之下的普遍信息”的愿景,东京大学先进科学技术研究中心理论化学领域及工学系研究科应用化学专业的教授石北央,被聘任为顾问。他活跃于蛋白质理论化学与生物物理学前沿,在光合成蛋白质、光受体蛋白质、酶以及药物靶标蛋白质功能解析方面成果卓著。
石北央
1974年出生。现任东京大学先进科学技术研究中心与工学系研究科应用化学专业教授。
2000年于东京大学大学院工学系研究科化学生命工学专业获硕士学位,2005年于柏林自由大学获博士学位。曾在 QM/MM 方法奠基者之一、2013 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 A. Warshel 教授门下从事研究。凭借实验与理论计算双重背景,他以光合作用为核心,开展跨越生物、物理与化学的研究。
2013 年,他通过理论计算阐明光系统 II(PSII)中锰钙簇(Mn₄CaO₅)特有的“扭曲椅式”结构由 Mn₄ 原子引起;2015 年发现最先抽取质子的氧为 O₄,而非传统认为的 O₅。相关成果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对阐明光合成水分解机制产生了深远影响。
石北央
1974年出生。现任东京大学先进科学技术研究中心与工学系研究科应用化学专业教授。
2000年于东京大学大学院工学系研究科化学生命工学专业获硕士学位,2005年于柏林自由大学获博士学位。曾在 QM/MM 方法奠基者之一、2013 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 A. Warshel 教授门下从事研究。凭借实验与理论计算双重背景,他以光合作用为核心,开展跨越生物、物理与化学的研究。
2013 年,他通过理论计算阐明光系统 II(PSII)中锰钙簇(Mn₄CaO₅)特有的“扭曲椅式”结构由 Mn₄ 原子引起;2015 年发现最先抽取质子的氧为 O₄,而非传统认为的 O₅。相关成果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对阐明光合成水分解机制产生了深远影响。